2012年3月8日 星期四

PGS文章翻譯: "Power Tune Tone" 後級管之聲



作者 - Proguitarshop Andy

譯者  - satchisgod

正文開始: 後級管的Tone

大家安安,歡迎大家又來到”Andy的專欄”。本週我們要來討論真空管音箱裡非常重要的一個環節:後級真空管。管子的個性,破音的質地,headroom(在真空管音箱領域指的是clean tone可以開多大聲而不破音。)的大小,輸出的力道等等都會相當程度的影響音箱的聲音。而我們這次就要談談吉他音箱裡最常見的四種後級管: 6L6, EL34, 6V6, EL84。

咱們大致介紹一下真空管音箱的結構。吉他音箱略分成三個部份:前級,後級,電源供應。上一篇講整流器時,你知道了即使只是把交流電變成直流這件事情也會大大影響聲音。前級也是,前級的真空管決定了整體音色的走向。現在談到了後級:後級不是只把訊號放大而已,它們也有自己的音色和失真。而就我個人聽來,後級的影響聲音最多!後級使用的真空管種類幾乎可以說是決定一款音箱是”美式”還是”英式”的分水嶺。

多數破音比較猛的音箱都有控制gain的旋鈕,如此一來就有個master鈕來控制總音量,然後你就可以在小音量下開重破音。這時候的破音來自於前級的一根或多根真空管,而且聽起來有點fuzz的味道(看是哪顆音箱),有點grainy(有請大大解釋),而且沒啥動態。你這時候把總音量扭轉大,你會發現聲音”活”了起來,把音場頻率填的滿滿的,而且動態也出來了。這就是後級管的威能。

現在來看看Fender以”經典美式clean tone”著名的Deluxe Reverb。你把這台的音量扭轉到5或6,你聽到的破音跟效果器的破音超不像的,除了泛音較多,顆粒也飽滿豐富,指尖的力道一清二楚,也可以用guitar上的音量鈕來控制破音程度(就是clean up啦)。這些就是後級破音的特色:壓縮比較少。不過要記住,這個tone依然是前級後級合作的結果喔!

後級是音箱將訊號放大的倒數第二個程序,最後一步則是輸出變壓器。後級用的管子種類對音色會有決定性的影響。不過,只有後級也沒有聲音,你還是需要前級,電源供應,喇叭來發聲,而每個零件都會影響最後的結果。好啦~我們來談談管子吧!

6L6:
美式的音箱大多用這款,有人覺得這是”California tone”(指fender clean tone)的靈魂,也常見於Fender和Mesa/Boogie。在今天討論的四款,就屬這款headroom最高(就是最不容易破音)。依據設計不同,一支6L6可以擠出30瓦左右的力道。我聽過ㄧ顆後級只有一根6L6的15瓦小音箱有著22瓦音箱的音量輸出和破音力度,也看過2跟6L6推60瓦(Hot Rod Deville)。所以6L6的輸出範圍還滿大的。
我覺得6L6的低頻十分飽滿有管味,破音時就稍微收緊(看整流器的設計)。因為亮麗的高頻和鈴鐺聲般的感覺,6L6可以歸類為偏亮的管子,也許還太亮了。厚實的低頻加上亮麗的高頻使得這款管子聽來有點mid scooped(中頻被挖掉),去聽聽Twin Reverb, Vibrolux, Blues Deluxe,你就知道我的意思,那就是常聽到的”Fender Chime”。破音時,6L6有平均的壓縮和綿密的低頻,聽來很vintage,中低頻還不錯聽,但延展開的高頻讓總體聽來很”硬”很亮。

6V6:
6V6在30年代晚期,推出比6L6稍晚一點。這款”縮小版的6L6”的輸入功率比較小,所以變壓器不需要做的很大很貴。加上瓦數低(約7~12瓦),6V6可以說是小型音箱的完美選擇,好比說,Fender Champ。個人覺得6V6就是小瓦數的6L6。低頻稍緊一點,比較好控制,高頻也沒那麼尖亮。比起6L6,6V6的中頻比較多一些,所以整體音色非常均衡。Clean tone依然相當明亮,沒那麼scooped(中頻削減),但是破音時的音色很順,頻率均衡,attack也柔軟的多。儘管如此,6V6多多少少也還算是美式的聲音。

EL34:
EL34在1953年由Mullard發明,出力跟6L6差不多(我想是11~30瓦)。使用EL34的吉他音箱大多是一雙EL34出力50瓦,或是兩雙管子出力100瓦可切50瓦。有些人認為EL34是”英式重火力”音箱的主幹,可能因為Marshall幾乎都是EL34吧。
這款就跟前兩款差很多了,低頻比較緊,沒有6L6或6V6那麼飽滿,但很清楚。高頻很smooth且不會糊,但是沒那麼亮麗。我最喜歡EL34的一點就是他的中頻了!!十分飽滿豐富的中頻,卻不會過分突出。我發現EL34跟吉他的頻率非常契合,音色十分合諧。破音時,我相信EL34的壓縮和綿長延音來自於其中頻的動態。均衡的頻率可以讓吉他手輕鬆的solo。如果要在家裡推後級破音的話,EL34是很棒的選擇,玩重破音的人一定也超愛它的。

EL84:
EL84是吉他音箱產業最常使用,似乎也有不少愛好者的管子。我記得EL84最高只能承受300伏特的電壓,輸出17瓦,但是很多音箱硬是要操到400伏特,所以壽命比較短,不過還好,它是四種管子裡最便宜的一種。
EL84是”Leeds tone”的關鍵(這啥啊?離子燙嗎?)。聽VOX音箱就知道,EL84低頻很緊,高頻清脆亮麗,中頻在破音時有威猛的咆哮和嘶嘶聲。Clean時清亮有彈性,破音時中頻突出,低頻緊實,高頻會嘶嘶叫。大多數EL84音箱可以像切奶油一樣切開整個樂團成為主角。自從小瓦數音箱漸受歡迎,EL84也成了十分常見的管子了。

內幕:
現在你大概了解後級管的四大天王了,不過市面上還有很多種衍生型號,不過大多都不脫這四種管子的基本設計。不過呢,千萬記住,後級管也只是音箱的一個環節,前級,線路設計,變壓器,喇叭,通通佔有一席之地(你知道音箱外面那層皮也會影響聲音嗎?)。不論你在找新音箱還是想多認識你家的寶貝,希望這篇文章可以多少幫到一點忙。不過這終究是一篇主觀的文章,奠基於我的經驗之上,其他人的經驗可能就不一樣了。如果你剛好有THD Univalve的話,把各種管子都試試看,告訴我們你聽到什麼吧!

PGS文章翻譯: "Neck Radius Explained" 解釋指板弧度

“Neck Radius: What do the numbers mean?”


作者 - Proguitarshop Andy


譯者  - satchisgod


原文 - http://proguitarshop.com/andyscorner/fretboard-radius-explained


常有人誤以為”弧度”是在說琴頸,其實不是。實際上這個字是在說指板的曲率半徑有多少。而且這個數字跟琴頸的形狀都會大大影響手感。一般的Fender琴的指板曲率半徑是9.5英吋。也就是說,這把琴的指板長的就跟一個半徑9.5吋的圓形的一部份圓周一樣。你拿一條弦(7.25, 9.5, 12吋長),一端固定,弦拉直,另一端畫一個大約2吋長的弧形,那就是這片指板的樣子了!依此邏輯,你就可以想像一下往三四弦推弦時的樣子了,尤其是高把位的時候。你可以想見,弦的延音會因為打弦被悶掉。對曲率是7.25的琴來說,改善方法是提高弦拒,至少1, 2弦要調一下。


手感: 
吉他的規格不會限制的一位吉他手的多樣性,但是了解曲率半徑對手感的影響可以幫你走對方向。彈和弦和riff時,半徑小的琴就很好用。彈封閉和弦尤是如此,因為手可以完美貼在指板上,所以許多人彈節奏吉他時喜歡這種比較”圓”的指板。50年代的telecaster就是很適合開放和弦的吉他,因為曲率半徑是很圓的7.25。不過這不表示大師們就沒在tele上大推特推。這種琴的下枕弦的高度很重要。這時候就該來好好感謝Fender創辦人Leo先生,他發明了可以微調每根弦的弦距的下枕弦。要是tele也用Gibson那種琴橋的話,手感一定會有點打折。所以,曲率半徑為12吋,指板比較平的Les Paul只需要兩個支點來調整弦距。


一般來說,指板越平=速彈越方便。當弦都在同一個高度上,右手在弦之間的跨越移動就可以快的多,推弦也比較輕鬆,也較少被”打弦消音”。ESP, Dean, Jackson的半徑都是從12~16吋,你就知道這些吉他是給想超速的人彈的!


其他會影響推弦的因素:
曲率不是唯一影響推弦的因素,琴衍的尺寸就是其中一個,而且重要到也許我該另寫一篇文。比較現代,速度快的琴都有比較大的琴衍,這是有原因的。我還記得我彈朋友的Richenbacker,弦距超低,琴衍小到快不見了,幾乎沒辦法彈solo。不過那大概是我彈過的琴裡,彈封閉和弦最輕鬆的,到了高把位都超好彈。重點在於,手感好壞是由整體決定的。


混和/圓錐曲率
我覺得這發明真是太聰明了,既可照顧低把位彈和弦的需求,也沒疏忽高把位速彈的方便。吉他零件市場上就有提供這種曲率的琴頸,像Warmoth就有10~16吋的。意思是指板的曲率半徑會從比較圓(10吋)慢慢變成比較平(16吋)。Parker吉他則有10~13吋的。


琴頸的形狀
搞懂指板後,來談談琴頸吧。Fender用英文字來描述他們的琴頸樣式,著名的Nocaster就是U型,是很粗很厚的琴頸,手小的人可能用不來。這琴頸聲音結實粗壯,延音也長。由於太大支,有些人的手可能無法握實U型琴頸,不像其他薄一些的琴頸一樣好控制。V型就滿容易掌握的,你的手可以輕鬆橫跨指板,很適合喜歡用拇指彈琴的人,因為琴頸的邊緣比較薄。V型有分比較深的V型和淺V型。深V型的邊緣比較尖,有人可能不喜歡。後來Fender做了一個頗受歡迎的C型,62年的Stratocaster就是用C型。沒有U那麼厚,沒有V的尖角。由於廣受歡迎,所以現在C型是最常見的。


除了Fender的系統,其他廠牌也有自己的分類法。Ibanez的Wizard型號的琴頸就超薄超快(在指板第一格的琴頸厚度只有17mm,第12格只有20mm)。薄的琴頸很適合新手和職業樂手。不過也有人覺得琴頸太薄反而讓他們不會彈琴了。在官方網站上應該都有一些圖示和規格,不過你如果不是很懂這些,那還是親自彈過比較好。跟鞋子一樣,琴頸不合手不適合的話,用久了會酸痛的。


一把吉他的重量,無論是來自琴身或零件,對延音都很重要。因此,粗重的琴頸也多多少少能增加延音。不過,任何一個個別零件都無法改變整體的個性。對我而言,有時候是心理層面在作用。厚的琴頸就是可以讓我感覺這把琴延音比較好,聲音比較肥。我無法證明或是反證這件事,我就只是喜歡!!所以總結來說,如果這個琴頸彈起來舒服,不妨礙你演奏,那這就是適合你的琴頸了。下次彈到一把琴,記得,把指板曲率跟琴頸樣式筆記下來,讓你的手幫你決定。